X
首页 电子杂志 新闻资讯 增值服务 平台介绍 股市大学堂
MSCI作出“让步”? 2017年纳A条件大缩水
发布时间:03-240中国基金报  

  这两年,MSCI纳A似乎成市场波绕不开的一环,今日B股的大跌就被认为是MSCI的最新提案大幅提高了纳A概率。

  MSCI在最新的提案中,大大降低了纳入门槛,纳A重心大挪移,深港通、沪港通的个股成为重点考察对象,大幅削减了纳入A股的个数至原有4成,今年6月的一年一审中,A股是否又能“通关”呢?

  近年纳A屡屡被否

  MSCI纳A是件好事,海外市场增加投资渠道,中国A股走向国际化,但一波三折,连续三年闯关失败。年初,MSCI一度表态中国的资本管制会让MSCI纳A议程停止,市场预期一度陷入低谷。

  在近几年宣布未能纳入A股后,MSCI都会提出一些理由:比如2015年就提出了海外机构通过现有机制持有A股,并未获得实际持有权。这一问题在证监会的积极努力下得到圆满解决。

  2016年,MSCI给出的延迟纳入理由是,QFII每月资本赎回不超上年净资产20%的额度限制尚存;QFII额度分配、资本流动限制进展、交易所停牌新规仍需时间观察等等。总的来看,就是中国市场的流动性不好,海外机构投了中国市场怕“有进难出”。

  虽然一些建议确实是海外机构所担心的,但中国市场并非单方面对于海外市场有需求,而且不是为了单方面满足海外投资需求。MSCI去年的作态甚至让高盛、花旗等海外机构都颇为吃惊。

  实际上,在今年年初,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达沃斯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,虽然对纳A乐见其成,但A股是否加入MSCI的指数对于中国来说“也不是这么重要的事儿”,因为国内市场其实也不缺流动性。他还说,中国不会为了加入而同意MSCI提出的超越中国市场发展阶段的要求。

  不过,就在按照惯例MSCI给海外各大机构发出问询函之前,MSCI也有所变通,它把门槛降低了。

  新方案只看重“互联互通”个股 

  依照MSCI官网的信息,“MSCI向海外机构投资者征寻以下的意见如下:

 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上,国际投资者是否会考虑A股,或者投资小部分A股?

  如果初次分配资金投资A股,深港通、沪港通是否提供了足够的通道?

  指数设计是否需要考虑相关投资渠道的每日限额、以及中国的节假日的影响?

  MSCI5%的初始纳入限额,是否需要和目前可投资渠道额度和方式的拓宽进行关联?”

  简言之,MSCI作出的最大调整是从之前基于机构投资额度的框架,变成了基于现在基于“沪港通、深港通”——这一互联互通的渠道。

  不难发现:新方案有4点大不同:

  一、被纳入的A股将仅为在“互联互通”机制下的沪港通和深港通中的大市值个股,而之前无此要求;

  二、A/H股同时上市的只纳H股,之前方案A股也被纳入;

  三、由于沪港通和深港通不包括新股,同理“互联互通”机制下也不包括新股;

  四、离岸人民币汇率将作为指数计算的基准汇率,而非之前的在岸汇率。

  符合上述条件的个股从去年提议的448只锐减,在剔除178只非互联互通个股后,纳入A股的个数将降为270只,再减去61只A/H股同时上市的A股后,剩下209只,再剔除40只停牌超过50天的个股,就只剩下169只。

  进行上述调整后,纳入A股的行业也随之发生变动。金融行业从27.5%下降5%到22.5%,可选消费和必需消费品增长最多,两个行业分别从11.3%增加到15.5%、6.4%增加到9.8%;房地产行业占比也有增加,从6.4%增加到9.8%。

  此番调整后,在MSCI新兴市场和中国指数中,A股的权重大为降低。按照初次纳入5%的比率计算,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占比为0.5%,而港股(H股、红筹股和P股)占到了28.1%。A股将占MSCI 中国指数的1.7%权重,而之前是3.6%,港股(H股、红筹股和P股)将占新指数的76.1%(之前是74.6%)。

  机构说概率增加 实际还要等待

  据基金君了解,有香港的海外机构这样评价:新方案更加有利于没有A股研究能力的机构,只考虑互联互通机制下的个股,实际增加了流动性,也有利于增加今年纳A的概率。

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Serena Tang、Wanting Low等上周在报告中称,中国A股今年被纳入MSCI基准指数的概率超过50%。

  中信证券认为今年的概率略增,为60%,且示范效应大于实质冲击。

  中金公司王汉锋称,MSCI纳入A股可能性明显提升:基于互联互通机制的新纳入框架将不受QFII月度赎回规模不得超过境内资产20%规定的限制,消除了MSCI纳入A股的又一制度障碍,纳入可能性明显提升。MSCI此次提出的新纳入方案明显提高了纳入的可行性,超出了市场此前预期。

  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,决定权在MSCI,是MSCI的一个商业决策,这背后有很多商业利益的考虑,新方案一些机构一片叫好,但真正具有话语权的资产管理公司并未发声,中国目前的A股市场以及资本管制等环境是否会满足海外机构的要求还为得知。如海外投资者对A股投资的兴趣是否增加,对人民币是否坚挺的判断等。在海外机构几番预测失败后,这些概率也仅供参考。毕竟现在问询函才发布,MSCI还未能获得大量机构的反馈意见。

版权声明:凡注明“股市动态分析周刊”来源之作品(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),未经股市动态分析周刊授权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;已经本刊、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股市动态分析周刊”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刊、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本期杂志:更多内容 | 在线购买
相关
0条评论
我要订阅
最新发布更多...
最新内参更多...
最新培训更多...